2018/3/8 17:22:13 点击:
1.中性浮力不佳。
新手的中性很一般,说实话,10瓶多的新人基本都是这样,当年自己也是这样熬过来的。看着人家DM身体离海底几十公分就是不碰地,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到。除了多潜多注意外没别的办法,如果一定要说是窍门,就是要记得在下潜至快要到达海底的时候开始适当的充气建立中性。在建立中性的过程中尽量吸够半口或三分之二肺活量的气,因为在水下的呼吸节奏是吸-停-吐,这一期间大概有5秒左右的延时,如果在吐光气时建立中性,在吸气后势必会照成浮力过大而上浮。这种呼吸方式不见得适合每个人,但是多位高手总结出的规律,对我也比较有效。
中性浮力不好不但会让自己废更多的气,踢坏珊瑚,还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碰到有毒的鱼类或其他生物,3mm的Wetsuit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。所以对于刚刚拿牌的新手,不妨在有机会的时候去泳池中做一些基础的练习,比如中性浮力,放象拔等等。几个钟头的练习会让你在下次外潜时提高得让别人惊讶。
2. 光顾在海底找东西,不注意Buddy和其他人。
新手在水下的好奇心很大,这么大的兴趣免不了产生上面的问题。经常沿着海底一路看东西,不知不觉就跑到深我们几米的地方去了。敲瓶子她也不是每次都理会,于是偶不得不游过去抓着她的气瓶把她拉回队伍里。不注意Buddy是一个很坏的习惯,不理Buddy就是把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,如果深在20米的地方突然发现一级头堵塞吸不出气来,Buddy又不在你的身边该如何是好啊?慌乱中你能想到有控制的一路上浮吗?即便是你在拍照也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身边的人,就算是真出了问题,游过去抢二级头也能找准方向啊。
3.没有看表的习惯。
新手在水中似乎不太注意自己的深度和残压,敲瓶子提醒看表时还把表那给我看。对于新手忽略此环节的大有人在,三联表是你在水中唯一能够提醒你安全的仪器,一定要时常想着拿来看看。并适当的和Buddy交流残压值,以确定你们的残气量,如果你的气高出Buddy太多,要考虑表出了问题的情况。也许指针已经坏掉了。这个时候以Buddy的残气量为参照,并留在Buddy身边。呆Buddy的残压低于50时,要时刻留意,因为如果你比较废气,这时可能随时会出现没气的情况,如果可以避免,尽量提早上水检查装备。
此外不光是要和Buddy交流残压,最好能与其他队友也交流一下,因为如果你们二人都比较废气,在需要共生呼吸的时候要考虑找别的队友。
4.踢沙。
新手踢沙的现象比较普遍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游动的过程中身体不平,头高脚底,这种姿势会让踢水产生向下的力,在调整好中性的情况下会发现身体再慢慢上浮,于是在放气调整中性;这时如果停脚身体就开始下沉,为了防止下沉又本能的踢水,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。从此所过之处,沙尘暴漫天,能见度2米,悲剧啊。对于这种现象的解决办法主要有2点,一是把身体打平,尽量腿比头高;二是改用蛙踢。共通之处就是使你在踢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是完全向后,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力自然不会影响你建立的中性浮力,也就不存在为了保持中性卖力踢腿的现象了,踢沙也就自然会减少。
5.在给BCD放气时身体不竖起。
新手在放气时把BCD的低压充气管伸值却忘记了举高,结果经常放不出气,每次调整中性都紧张的要命。KiKi在水下全程都是一手拿叮叮棒,一手握充气管,交流几遍后还是记不住,我想还是源自于不能及时调整带来的紧张。其实2、3米的深度范围内通常不需要调整浮力,还记得我在前面说过的吗?每次吸一半的气或三分之二的气,在需要调整是可以尝试着吐光或吸满气,基本那个时候你的肺就是另一个BCD,稳定了浮力后在调整每次呼吸的气量就好了。如果深度的跨越过大需要调整BCD时,轻轻点压着充气,或者停下来立直身体来放气,一次少放一点,在放的同时吐光肺里的气,这样慢慢控制可以尽量减少重新建立中性浮力是花费的气。要知道吸满三口气的量才能把BCD吹到可以浮在水面上,在深水里气可是浪费不少啊。
6.喜欢用手或者叮叮棒在水下碰这碰那。
Padi的课程在最开始就强调过不要触碰和抚摸海洋生物,但是看到可爱的东西或者为了拍照,很多人都有有意无意的触摸海底的东西。这里给大家一个例子,和我一起在平台潜水的女孩儿冰冰(iceice_13),在一次下潜中无意间碰到了一株珊瑚,回到深圳后手肿了好久(好像是几个星期)。并不是想吓唬大家,但是我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极其有限,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触碰他们,为了我们,也为了它们。
7.下潜速度过快,没有控制。
有些新手在下潜时会把BCD的气全部放光,而在下潜的时候不是头上脚下,换句话说,没法控制下潜的速度。在此奉劝各位新人,头上脚下是一个很好的下潜姿势,因为在需要调整的时候只要用蛙鞋踢水就能平衡负浮力。这种事情多发生在耳压平衡出现问题的时候,如果不能及时停止下潜,很容易会伤及耳膜。
新手的中性很一般,说实话,10瓶多的新人基本都是这样,当年自己也是这样熬过来的。看着人家DM身体离海底几十公分就是不碰地,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到。除了多潜多注意外没别的办法,如果一定要说是窍门,就是要记得在下潜至快要到达海底的时候开始适当的充气建立中性。在建立中性的过程中尽量吸够半口或三分之二肺活量的气,因为在水下的呼吸节奏是吸-停-吐,这一期间大概有5秒左右的延时,如果在吐光气时建立中性,在吸气后势必会照成浮力过大而上浮。这种呼吸方式不见得适合每个人,但是多位高手总结出的规律,对我也比较有效。
中性浮力不好不但会让自己废更多的气,踢坏珊瑚,还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碰到有毒的鱼类或其他生物,3mm的Wetsuit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。所以对于刚刚拿牌的新手,不妨在有机会的时候去泳池中做一些基础的练习,比如中性浮力,放象拔等等。几个钟头的练习会让你在下次外潜时提高得让别人惊讶。
2. 光顾在海底找东西,不注意Buddy和其他人。
新手在水下的好奇心很大,这么大的兴趣免不了产生上面的问题。经常沿着海底一路看东西,不知不觉就跑到深我们几米的地方去了。敲瓶子她也不是每次都理会,于是偶不得不游过去抓着她的气瓶把她拉回队伍里。不注意Buddy是一个很坏的习惯,不理Buddy就是把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,如果深在20米的地方突然发现一级头堵塞吸不出气来,Buddy又不在你的身边该如何是好啊?慌乱中你能想到有控制的一路上浮吗?即便是你在拍照也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身边的人,就算是真出了问题,游过去抢二级头也能找准方向啊。
3.没有看表的习惯。
新手在水中似乎不太注意自己的深度和残压,敲瓶子提醒看表时还把表那给我看。对于新手忽略此环节的大有人在,三联表是你在水中唯一能够提醒你安全的仪器,一定要时常想着拿来看看。并适当的和Buddy交流残压值,以确定你们的残气量,如果你的气高出Buddy太多,要考虑表出了问题的情况。也许指针已经坏掉了。这个时候以Buddy的残气量为参照,并留在Buddy身边。呆Buddy的残压低于50时,要时刻留意,因为如果你比较废气,这时可能随时会出现没气的情况,如果可以避免,尽量提早上水检查装备。
此外不光是要和Buddy交流残压,最好能与其他队友也交流一下,因为如果你们二人都比较废气,在需要共生呼吸的时候要考虑找别的队友。
4.踢沙。
新手踢沙的现象比较普遍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游动的过程中身体不平,头高脚底,这种姿势会让踢水产生向下的力,在调整好中性的情况下会发现身体再慢慢上浮,于是在放气调整中性;这时如果停脚身体就开始下沉,为了防止下沉又本能的踢水,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。从此所过之处,沙尘暴漫天,能见度2米,悲剧啊。对于这种现象的解决办法主要有2点,一是把身体打平,尽量腿比头高;二是改用蛙踢。共通之处就是使你在踢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是完全向后,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力自然不会影响你建立的中性浮力,也就不存在为了保持中性卖力踢腿的现象了,踢沙也就自然会减少。
5.在给BCD放气时身体不竖起。
新手在放气时把BCD的低压充气管伸值却忘记了举高,结果经常放不出气,每次调整中性都紧张的要命。KiKi在水下全程都是一手拿叮叮棒,一手握充气管,交流几遍后还是记不住,我想还是源自于不能及时调整带来的紧张。其实2、3米的深度范围内通常不需要调整浮力,还记得我在前面说过的吗?每次吸一半的气或三分之二的气,在需要调整是可以尝试着吐光或吸满气,基本那个时候你的肺就是另一个BCD,稳定了浮力后在调整每次呼吸的气量就好了。如果深度的跨越过大需要调整BCD时,轻轻点压着充气,或者停下来立直身体来放气,一次少放一点,在放的同时吐光肺里的气,这样慢慢控制可以尽量减少重新建立中性浮力是花费的气。要知道吸满三口气的量才能把BCD吹到可以浮在水面上,在深水里气可是浪费不少啊。
6.喜欢用手或者叮叮棒在水下碰这碰那。
Padi的课程在最开始就强调过不要触碰和抚摸海洋生物,但是看到可爱的东西或者为了拍照,很多人都有有意无意的触摸海底的东西。这里给大家一个例子,和我一起在平台潜水的女孩儿冰冰(iceice_13),在一次下潜中无意间碰到了一株珊瑚,回到深圳后手肿了好久(好像是几个星期)。并不是想吓唬大家,但是我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极其有限,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触碰他们,为了我们,也为了它们。
7.下潜速度过快,没有控制。
有些新手在下潜时会把BCD的气全部放光,而在下潜的时候不是头上脚下,换句话说,没法控制下潜的速度。在此奉劝各位新人,头上脚下是一个很好的下潜姿势,因为在需要调整的时候只要用蛙鞋踢水就能平衡负浮力。这种事情多发生在耳压平衡出现问题的时候,如果不能及时停止下潜,很容易会伤及耳膜。
- 上一篇:潜水员与潜水电脑 [2018-3-9]
- 下一篇:购买水肺潜水装备的组合 [2018-3-8]